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通讯员 李友
在应城市黄坛镇柳园村,一支支粉笔不仅离开了湖北省,还走遍了世界各地。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就是“白王”李俊才,现年60多岁。近30年的坚持与创新,将非遗传统技艺传播到全球市场,将“黄坛粉笔”打造成一张绚丽的文化名片。
从木匠到粉笔匠,从负债累累的起步到年产值过千万元,李俊才的创业历程充满传奇色彩。 1998年,他驾着满载粉笔的大车南下广东,从梅州出发,逐步打开粤东市场。我们于2000年在潮州建立了第一家粉笔厂,一步步扎根、成长,秉承高品质、低价格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。 2014年,他响应家乡号召,为解决村民就业、振兴农村经济,成立湖北三吉文化制品有限公司。
“我们不仅做粉笔,我们还创造文化和创意。”李俊才说。面对欧美市场把粉笔变成玩具、工艺品的需求,他自学制作硅胶模具,从平面设计到3D打印,实现“从图纸到样品24小时不间断”,将“中国制造”升级为“中国智造”。目前,公司产品远销欧美。 2021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,2023年被认定为“高新技术企业”。
李俊才不仅壮大了公司,还盘活了经济。公司吸纳员工60余人,全年超过当地常住人口,旺季员工100余人,其中75%年龄在55岁以上。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工作他们在工厂的手段。他们还多次捐款修路、看望老人、支援村庄建设,捐款总额超过20万元。
“一支笔,连接世界”是李军在湖北电视台《精竹有好》直播时喊出的口号,也是他正在一步步实现的梦想。从潮州到应城,从国内到国外,它把黄滩白墨带入了“高速轨道”,也让“中国粉笔第一村”柳园村更加名声大噪。
“理想可以很高,但行动一定要务实。”李俊嘉说。目前,他带领团队制定国家粉笔团体标准,推动粉笔行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。在黄潭市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这位“粉笔王”用小小的粉笔写下了乡村振兴、文化拓展的重要文章广告。